民师,这个特殊的教育发展时期的特定名词,已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他只是无数民师的缩影,然而,正是他们,挑起了这个特定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大梁,成就了无数莘莘学子的梦想。重温他们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回望教育史上那深深的脚窝,以此慰藉那失落的灵魂。————题记
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张特殊的照片,那是二十多年前,他教过的一届学生的聚会合影留念。照片上有书记、局长、老板、经理…..等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唯有花白的头发、满脸皱纹、穿着朴素得有点寒碜的他,笑得最为灿烂。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他的思绪不由地回到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大病初愈的祖国母亲,还不能满足太多求知若渴的青年的愿望,他也未能走进大学校门。高中毕业的他,毅然回到贫穷的山村家乡。虽然学历不高,但在当时渴望人才的年代,对于他这样一个首届重点高中毕业生来说,也可谓秀才了,也有很多挑选工作的机会。在惋惜太多同龄人那蹉跎了的岁月和那岁月的蹉跎的同时,他毅然选择了教育,登上了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
刚刚毕业的他,也算是个全能教师了。数、理、化、语文等当时所开的中学课程,他样样精通,无论领导分配什么工作,他义不容辞,哪里需要哪里去,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得到各方好评。改革开放后,中学增设了英语课,当时没有专业教师, 县里组织英语速成培训班,培训三个月,回去教英语。校领导综合考虑,忍痛割爱,把他这个“全能”推荐去了学习班。三个月后,他“受任于危难之际”,挑起了全乡英语教学的大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他深知,那有限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他跟着收音机里的同步讲座,“边学边卖”,最令他头疼的是农村秋忙夏种季节。在农家人看来,除了教学,他一无所能。只能跟着老父亲牵牛耕地。记得一次干活时,他手里拿着收音机,听着定时播放的英语讲座,到了地头,投入的他浑然不知,竟跳下了崖头。为此挨了父亲的责骂。村里人把他当作笑料,都传说他迂了。
随着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发展,使他有幸参加了成人高考。他上了电大的专科班,后又函授了本科。六年期间,他一边上班,一边自修。赤日炎炎的暑假,他不顾炎热,顶着蚊虫的叮咬;春节假期里,他不能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到几百里外的城市学习。专业知识的提高,使他如虎添翼,自由地驰骋在教海里。
他是驾驭课堂的高手,他是陶冶孩子的能工,他是雕刻学生的巧匠,他把自己变成孩子,他把正能量传递。他渴望浪漫,热爱生活,会鼓励学生,带着学生一起疯狂。学生心甘情愿地为他学习,为他疯狂成长。他的课因学生的个性张扬、似傻如狂而美丽,因他的才华横溢、激情四射而精彩;他的课,学生理解得最透彻,掌握得最牢固;他的课,学生作业量最少,成绩最好。
作为一名教师,事业上,无疑他是成功的,在济源教育上也“小有名气”。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情的现实生活摆在他面前。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十几元钱,一个人还能挺过来,可现在每月的三十元钱,对于早该成家立业的他来说,又是谈何容易!由于整日呆在校园里,过着世外桃源的教育生活,他显得有些“不通世故”。在外人的眼里,他是个“老迂先”。经常受到社会上人们善意的嘲弄。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个大大的横幅,“我为学生痴,谁解其中味?”。课堂上,他对学生们说,“凡是事业上有伟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个‘疯痴’,我愿做教育上的这个疯痴。”于是,开始了他那诗情画意、神采飞扬、激情四射、魅力无穷的一节又一节课……
八十年代,刚刚开放的国民,尝到了“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甜头。尤其是小浪底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外国客商的引入,给无数山里人带来了商机。有人劝他,凭他的外语水平,和老外打交道,要比一般人好多了,赚他没商量。和别人比生活,他也心动过,但一站到讲台上,看到那一面面稚嫩的脸,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他犹豫了,毅然放弃那大好的致富路,坚守着三尺讲台这片教育阵地。
这一切,孩子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记得在一次元旦晚会上,同学们为他自编自演的相声、小品,“……. 大把大把的钞票啊,把老师的口袋里装……”二十年后,在一次学生们的聚会上,,一个学生这样说,“老师,你一定记不得我的名字了,在学校时,我英语基础差,没学好。但你在第一节课上说,‘你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某一句话、某一件事、某一种性格影响了你,在你的一生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人就是你一生中最了不起的一个人,我就要做你生命中的那个人.’老师,你做到了,就是你的谆谆教诲,我的人生才如此美丽。”
寒来暑往,三十年如一日,他坚守着这片令他痴迷的热土。有人说,他因爱一贫如洗,而他却说,他因爱而幸福无比。他与世无争,淡迫名利。如今他虽然仍过着贫寒的生活,但他无怨无悔。因为在他的学生身上,他看到了他的付出所开的花、所结的果,收获着桃李满天下的喜悦。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