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 文章中心 >> 德育之窗 >> 班级管理 >> 正文     十年树人,英才辈出。回望来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斗志昂扬。2023,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赢得桃李满天下,凯歌高奏创辉煌!        

     

最新图文

 
 
 

好习惯就是学生的正能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372    更新时间:2014/10/14 

好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上认真,专心,细心,拥有好习惯的学生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好习惯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能够面对读书学习一切困苦的力量,是能够化解一切学习矛盾和摩擦的力量,是能够带来学习快乐的力量,是能够让学生越来越美好的力量。所以说,教育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人非圣贤,谁还没有几个坏习惯呢,比如拖延症、撒谎、消极、迟到、不良的邮件交流方式、沉迷于社交网络、不好的身体语言、迟钝、文法不清、独来独往、乱发脾气、效率低下、不假思索乱说话、不礼貌等等,这些习惯对每个人的人品无伤大雅,然而,作为学生,它们却会对自已产生相当负面的影响,有时甚至还会害得你学习生活。

好习惯,顾名思义,就是良好的习惯。那么,什么是“良好的习惯”呢?良好的习惯,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并长期坚持,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习惯,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那好的习惯就能让自己走向好的一面、好的人生!

学生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学生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第一、提前预习的习惯。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第二、及时复习的习惯。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时长时记忆。

第三、主动学习的习惯。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被动学习,而大量知识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教育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第四、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学生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

第五、口语交际的习惯。家长或老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学生用积极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学生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第六、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学生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要给予鼓励,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第七、规范书写的习惯。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在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老师和家长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要正确,另一方面也要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因为学生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以及漏字等现象。

好习惯就是学生的正能量。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

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而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其一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其二自学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其三专心上课的习惯。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其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我们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

其五善于提问的习惯。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其六切磋琢磨的习惯。《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综上所述这些好习惯就是学生的正能量。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专家孙蒲远也曾讲过:“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习惯。”还有人说:“累千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这启示我们,教育应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抓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养成良好习惯,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材,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习惯从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行为方式和反映倾向,一旦形成就会趋向定型化、稳固化,成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共同需要。良好的集体习惯养成后,具有自动化、制度化的作用,如果集体内成员不这样做,就会感到格格不入。因此,从学生成长角度看,养成良好习惯,会引导和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宪法和公共道德的要求,从而减轻社会家庭学校工作的负担,提高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有效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反之,不良的习惯一旦形成,改造和矫正就需要下更多功夫,再教育需要更大的力量,更多的知识,更高的忍耐,而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此,教师应抓住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成才、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好习惯就是学生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