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二是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也是两大方面:老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和怎么教(学生不知道怎么学)。这几年我们注重了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是个很大的进步,课堂由过去的“先教后学”而变为“先学后教”,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意识。但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就像一个对道路本身就不熟悉的人给别人引路,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效率很低。目前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教师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许多老师是在“教教辅”而不是“教课本”。我常常在想:如果一个老师不用任何教辅资料只用一本课本能不能教好学?教师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自编一些题来做?现在好像很少有“一本课本决胜负”的教师。只有把学生的教辅减下来,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老师并没有独立完成一个学段的教学任务,而是搞分年级教学。这种分年级教学的做法,使大部分老师不能完整的理解整个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完整的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所以在教学时只能跟着感觉走。教第一册不考虑第二册的内容,教第一章不想第二章的事,完整的知识体系被人为的割裂,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些知识的碎片。现在提倡“一标多本”,即各门学科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但教材可以多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地区可以自选教材。同一个学校各科教材的版本也可能不同,语文可能是人教版的,数学可能是北师大版的,物理有可能是沪教版的;甚至这一级学生语文是人教版的,下一级学生又换成了鲁教版的。这种教材的多变,也给老师把握教材带来了难度。对于一级学生来说,用什么教材都无所谓,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不管用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是新的。而对于教师来讲却大不相同。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引领学生学习,教学的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