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篇小学生的作文《我想有个星期八》。这个同学这样写道:我希望有个happy星期八,看后真令人感慨万千。“happy星期八”正是我们多少莘莘学子渴求的呀!星期六一大早起来做作业,然后去周末兴趣班学画画儿,下午先练习三个小时的书法,然后参加乒乓球训练,晚上还得参加少年宫的小记者培训班。等到8点回家,我已是筋疲力尽了。星期天,我照样没有自由。练了书法再上写作课,晚上还冒出个家庭作业,气得我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作业!作业!作业!你把我的双休日都给“侵占”了。我多想有个星期八,能够自由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玩电脑、逛公园等等。快乐、自由、轻松的星期八,你在哪儿呀?看到这篇作文,感觉有点辛酸,也感到孩子有点可怜。但孩子站在他的立场上表达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试想,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愿意多玩一会,哪个愿意付出那么多辛苦,就连我们成年人不也一样吗?作为家长,要多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意愿,见什么学什么,最终只能适得其反。作为老师,面对孩子“我多想有个星期八”的呐喊,应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补课、培训班、竞赛现象进行反思:以分取人,成绩决定每个人的前途,一旦学生考试成绩或多或少的滑坡,家长的质疑随之而来,“理直气壮抓质量”终于代替了减负口号;为了生存,补课、培训班成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有效手段,补课的花招也就层出不穷。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不让在学校补,假期在外租房办班,只要家长不反对,皆大欢喜。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多地给孩子进“补”,孩子能快乐和幸福吗?
其实,所有的老师们都明白,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自己的负担加重了,要走“轻负担,高质量”之路,对学生教学育人的要求更高了。于是,教师就得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改革,不懈的努力,总结出在课内、课外不少有效可行的教学经验,才能让减负迈上了科学化的轨道,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减负,作业的把握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优化作业设计,严格控制作业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欢迎的作业。就内容来说,既要突出新知识的重点,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既要考虑巩固“双基”,又要注意发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数,又要照顾两头。
创设一个人文和谐的社会和校园环境,做一个真心爱孩子的父母和教师,关注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舒展的成长环境吧!别让孩子过得太累、太苦。把自由的时间还给孩子,把欢乐和幸福还给孩子。正如歌中唱道:有一种爱叫放手,我想这种爱不能是摧残而应该是减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