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 文章中心 >> 学生文苑 >> 正文     十年树人,英才辈出。回望来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斗志昂扬。2024,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赢得桃李满天下,凯歌高奏创辉煌!        

     

最新图文

 
 
 

培养学生做一个读者

 

作者:张小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094    更新时间:2015/6/10 

我在设计《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案时,出发点是训练学生做一个读者。

《圆明园的毁灭》不好讲:背景资料太多,容易冲淡文本阅读;情感太鲜明,容易“去感悟多于学表达”;文章定位于“文化损失”,容易讲成“寻宝记”或“宝物展览会”跑偏。

更不好讲的正在于文章本身:(1)简洁、凝练的语言,短短的一篇文章,就把一个偌大的圆明园的辉煌和它被毁灭的历史写了出来——而且,文章并不是历史类的材料,而是稍稍带点浪漫的文本;(2)本文写毁灭,却用3个自然段写昔日的辉煌,这样的写法,颇有鲁迅先生的“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意味。以辉煌来比衬毁灭,带给人心理上极大的冲击,这种写法好言传,不好细细意会。

那么,如何以本课为材料,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呢?

一、读课题。

大多人拿起文章或书本,首先关注的应该是题目。读懂题目,是一个读者首要具备的能力。

于是,我讲课的第一环节设计就是读懂课题。

首先,圆明园——这个拗口的名字容易让学生写成“园明圆”。但是,当你理解了题目意思就明白了。“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这是雍正皇帝对圆明园名字的解读,它寄托的是统治者为君与治国的理想。就像雍正皇帝的理想一样,把圆明园建成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缩影。

如果我们将圆明园的名字作一个现代解读的转化,是否可以理解为对完美的追求呢——做人、做事?因此,圆明园的名字,本身就有浓浓的文化意味,本身就饱含着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

而毁灭呢?毁,在窑里被烧坏的瓦器,工匠弃之不顾为毁;灭,更形象了,火熄为灭。毁灭二字连成词,有彻底破坏的意思。

一座寄托了无数人理想,倾注了无数人心血,从康熙开始经历几代清朝皇帝历时一百多年建造、完善的万园之园,被彻底破坏了。这就是题目告诉我们的。

指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体会读题目,然后进行合理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写什么?然后,让学生读文对照。这是阅读能力训练的一个方面。

不管读文印证后,读者与作者在内容思考上相符的有多少,这样的印证都是有意义的——相符的多,自不必说;出入大,更是一个指导阅读、写作的好机会: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些?你为什么想写哪些?如果让你写,你打算怎样选择内容、布局谋篇?

其实,对于本文来说,五年级学生稍作预习,就知道本课在内容方面写了辉煌与毁灭两方面。就算学生的回答是照应着课文内容说的,也有意义:正好为处理“本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一问埋下伏笔。

二、学概括提炼。

顺利成章的,接下来,让学生阅读课文印证自己的思考,并对作者所写的内容进行概括。阅读后,能恰当地概括所读内容,并用简洁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也是训练读者的一方面。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发现:学生从阅读文本到概括成功的过程是“多人对答案”式的;如果我们直接叫一个优秀生出来回答,其他学生又被替代思维,无法经历这个过程。因此,我们需要逐步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把碎片式的阅读体验(或众人回答)进行重组,在依据文本的立场上,合理组织成一个整体。

因此,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作者写了什么,让学生在逐个发言后,再指引他们用合适的语言完整地概括表达出来,是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当然,这也为思考“本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打下基础。)

另外,学生概括全文时,容易出现“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等这样的回答,教师需要指引学生站在文章角度把回答转变为“本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等等。

诚如郑桂华老师所说,能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所得所想,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目的。

三、学观察发现。

看,是不是观察?肯定不是。在语文学习方面,观察带有一定主题,一定目的,很大意义上是站在文本整体的立场上对语言细节、表达细节的关注与发现。

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一类情感鲜明的文章,初始,读者的情感体验会遮蔽对表达学习的发现。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情感体验默读课文,在文中发现那些引发自己如此强烈情感的词句,细细品味,发现作者写作的奥秘。

于是,在自读批注、交流共享、朗读表现中,学生不难发现作者成功引发我们情感的原因:(1)辉煌与毁灭对照着写,增加了表达效果;(2)写辉煌,从布局、建筑、文物三方面写,呈介绍、列举的语言形式,并且,简洁的介绍不陷于“报菜名”式的“珍宝开会”窠臼,给读者以绝大的想象空间——圆明园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3)写毁灭,动词居多,给人灾难来临时迅速地崩坏的感觉,使读者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特别是结尾一句“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留下长长的咏叹,令人再三扼腕。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写得好,恰恰在于写的明确中有模糊,写得沉痛中有浪漫。作者很少列举宝物,更没有提及英法联军抢走了什么等细节,而是让人用有限的认知去猜测,得出“无法估量”这一结果;也让人去深思:人类,追求美好,用漫长的时间、无尽的精力去建造美好,且不说皇帝的心思,那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无数文人墨客的心血,无数巧思妙想者的心血,被火烧毁,被人类自己掠夺。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国耻,更是全人类的悲哀。完美的艺术,肢解成了能被估价的宝贝;可供鉴赏的艺术,在火种毁于一旦;可供考证的艺术,或许已不复存在。历史,在这里出现裂痕;文化,在这里变得模糊。

最重要的,人类,对自己创造的文明进行了一场大的洗劫。人在自己建造的考场上得了0分,无数人面对这场考验选择了贪婪,选择了极端的自私——“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因此,圆明园的毁灭,在现今媒体报道时采用的是“罹难”一词。只有这样,作为读者的学生才能理解课文第一段作者发出的感慨:“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才会理解今年纪念圆明园罹难的仪式,外国友人捐献雨果塑像的底座上刻着的话——

永久呼唤文明与和平的尊重,

永久纪念人类的正义与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