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今年的工作计划中提到班主任的素养提升要做好“三个一”,即要研究一个班级管理专题,并使自己在该专题研究领域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提升;开展一次班级管理论坛,从理论到实践总结自己在班级管理的做法,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思想;上一节校级以上主题班会观摩课,具备以主题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的能力。针对三个一工程、主题研究和学生管理状况,提出几点看法。
一、学会学习,做学习型班主任
1.向名家学习。比如魏书生的管理方法,虽然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但其精髓很值得我们学习。班主任有着双重工作,教学和教育,并且德育管理事务较多,如何使自己能解放出来,只有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功能,我们才能得以解脱,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发挥。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做法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2.向同行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都在一起工作,工作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加强交流和探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月一次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就是在起这样的作用,我们的班级值周也是为了让大家互相学习。有一次某班自习课秩序不好,推门进教室学生无事可做,见老师进来,大多都慌张拿出书看起来,对面班级同样是自习课,秩序井然,学生都在做数学,我组织班长和学习委员去对面班级进行了学习,看兄弟班级的同学在做什么,同时反思成绩差距如何产生,怎样向人家学习。这就是一种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引导,让学生学有所获。
3.向学生学习。学生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他们互相之间能了解比我们老师更多的问题和方法,和学生交流我们能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能洞察学生的思想,帮助我们起到教育的作用。通过多方面了解学生,还能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4.向自己学习。班级管理中,许多经验实际上是从自己的管理过程中学过来的,经常对自己的班级管理或学生工作进行反思,从反思中获取提升的空间。要学会写反思记录,每个个案、每个问题都是需要自己反思的,反思个案的存在,反思个案的教育过程,反思个案的得失,包括反思每次活动的组织情况等,都可以从中获取班级管理的经验。
二、学会思考,做智慧型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统帅,要起到统揽全局的作用,平常多思考调动学生的方法,思考凝聚人心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生团队精神的建设。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思考班级管理的方法,通过组建班干部团队来管理班级,让学生发挥自主管理的功能,使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不是事必躬亲,这样自己会感到非常劳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还很难提高。
比如段立军主任,善于思考班级管理中家长的作用,建立微信朋友圈,并在微信群中设立“杨帆播报”,每周由杨帆同学将本班的情况以播报的形式进行宣传,有班级的优点、孩子的优点、需要改进的事项等,很能获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闫华老师从七年级开始就调动几个有能力的学生做班干部,为她们出主意,为她们进行班级管理撑腰,现在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自己还很轻松,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也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压力与成长并存!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面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从内主动打破自己,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鸡蛋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人生的使命就是不断地自我成长,自我突破,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自我管理也是如此,就是让学生逐渐实现自我成长,自我突破。
作为班主任要多思考班级管理的捷径,多指导班干部的工作,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心灵辅导师和习惯培养师。
三、学会关爱,做责任型班主任
爱的范围很广,勤入班就是对学生的关爱,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对学生的关爱,利用反复促学生养成习惯也是对学生的关爱,班级管理就要从细节入手,通过我们发现问题,帮学生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素质。
勤是班主任的工作特点,也是班主任工作所必须的。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做到眼勤(勤观察)、嘴勤(勤沟通)、手勤(勤以身作则)、腿勤(勤入班)、脑勤(勤思考)。深入班级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班主任掌握班级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作为班主任,不能经常不深入学生中间,不能在岗无责,即人到了,但疏于管理,这是缺乏执行力的表现。王雪兰老师曾经在前年的一次班主任论坛中提到深入落实八个一:开学第一天,开学第一周,开学第一月,每周第一天,每天第一课,学期第一次班会,学期第一次考试,学期第一次集体活动等,使学生认识到规范时刻在身边。可见,班主任的深入会给学生无穷的动力,会给学生一种行为的自我约束,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让我们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来共勉:其实在每一个孩子心灵最隐蔽处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想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那么我必须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在当前的学生管理中,不少学生的习惯养成是有难度的,需要坚持不懈,需要“反复”强调和监督要求。比如饮食问题,上课迟到现象,穿校服问题等,这些作为管理的常规都需要班主任经常在班里宣讲,利用制度和规则进行约束,长期下来才能形成良好班风。就在周一下午上课前,两名学生模样的男子未穿校服背着书包,径直走入校园,拦住后问竟然不是中学生,来我校找一名女生,这些事再次提醒我们,为了安全一定要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穿校服,并且还要要求校服的干净整洁,不胡写乱画。这一届的七年级班主任,从一开始就下大力气规范学生管理,反复要求常规,比如段立军主任指导学生跑课间操,闫珍珍老师要求学生不购买零食,七年级各班组织班干部和课代表早读前进行晨读组织等,都是班主任经过了许多反复才养成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遵循教育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隔山望海,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要通过“反复”来完成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四、学会创新,做创新型班主任
这里的创新不是管理中来些花里胡哨,而是注重文化育人和文化管理。班级管理中要学会渗透文化教育,以文化熏陶引领学生思想意识转变。学校的校魂是“善”,即以善为核心的济渎文化,校训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校训就是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要多做善事,不做坏事,积善成德,善学成才。
班级文化不是简单地在教室的文化墙上装饰一些物品,更重要的是渗透文化的内涵,用文化熏陶和约束学生,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文化是一种慢性教育方式,很短时间内可能难以看到效果,但班级风貌和学生素养一旦彰显出来就会非同一般。制度文化不是制定出来张贴在墙上就可以了,关键在执行,只有认真落实了才谈得上文化建设。比如穿校服、提前候课、自习纪律、卫生习惯等,需要靠学生来践行和落实,需要靠学生和老师来监管;再比如每次活动的精彩瞬间,学生在家感恩的图片等,不能只是张贴出来,更要注重宣讲和研讨;再比如道德讲堂进班级,这就是一次很好的熏陶学生思想的活动,需要肃穆的氛围,就需要我们做要求看践行,我们就可以把精彩部分录制下来,组织学生观看,学生从观看过程中也能发现好和不足的地方,自然就能引发学生主动改进。同样包括学生不穿校服和穿校服的对比照,尤其在集体活动中非常凸显。班级文化需要认真布置,更需要认真落实,这样才能显示出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利用好一切可教育之机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课间操后的小结,利用这个氛围进行教育是很有效的,今天中午课间操后,七年级每两个班一个团队,都在进行反馈小结,并且很具体,最近一直如此,效果出来了:3——8班基本上校服衣裤都统一了,跑操秩序就是整齐,跑操过程中班主任认真观察,操后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这就是创新。创新就是把简单的工作做得更加精致。
方法是能力问题,执行是态度问题。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我们班主任以常规管理为依托,注重强化细节,让标准成为习惯,加大执行力度,用善的文化和文明的方式引领我们的学生思想素质提升新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