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 文章中心 >> 教师频道 >> 专业成长 >> 正文     十年树人,英才辈出。回望来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斗志昂扬。2023,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赢得桃李满天下,凯歌高奏创辉煌!        

     

最新图文

 
 
 

让学生迈好初中作文第一步

 

作者:陈丽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37    更新时间:2016/12/20 

——小学与初中作文教学衔接浅谈之一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的现象。许多在小学高年级还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走进初中后似乎进入了学习的另一个阶段——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下降,语文成绩也在下滑。究其原因,是小升初的教学衔接工作做得不够,而这其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工作。作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做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为了使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我和同事们对初一学生的作文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行初一作文教学的衔接作了一些尝试。

一、低起点

新课标对小学作文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对中学作文的要求是: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很显然,新课标对小学习作的要求相对简单,而对中学写作的要求相对较高,它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并且还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没有一定的写作知识,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门训练,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事实上,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相比,在这些方面没有丝毫优势,要他们一下子适应中学的作文教学,是不现实的。

所以,作为七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学生一开始作文的时候,起点要低,要允许学生说真话,写真情实感,允许暂时性记流水账,然后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摄取素材后,学会取舍,学会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学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在作文评改方面,要注意承上启下。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要求往往过宽,以鼓励为主,而中学语文教师往往要求过严,以求好为主。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作文判分方面,要学得大方一点,不能把分数压得太低,不能以过高的要求扼杀学生的写作兴趣,要鼓励学生,敢于给学生打高分。那么小学语老师也要吝啬一点,不要把分数判得过高,这样,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小升初这一转接关头。

二、架桥梁

为学生搭建一个“桥”,帮助学生完成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的过渡。这个“桥”是什么?就是适当传授关于写作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东西。不要担心学生听不懂,我们可以不去提那些学生难以接受的名词,但我们可以把那些枯燥的名词用另外一种形式让学生感悟。比方说,“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小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如果让学生品味这样一段文字:“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虽然学生不知道“描写”这一概念,但是他们会感觉到文字的优美,以后照样子来写。我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这里需要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与中学起始年级语文教师“握一下手”:前者适当向高处抬一抬头,后者适当向下弯一弯腰。只要两者结合起来,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加强课外阅读,丰富知识积累,也是连接小学与初中作文的重要桥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学习往往只关注课堂45分钟,追求试卷高分的短视价值,课外阅读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盲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面也比较狭窄,又忽略对生活的观察,因而语言缺乏表现力,题材单一,学生只得从记忆中的“小学作文库里”照搬照套,应付了事。文章内容长时间一成不变,没有新意。

那么,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不大,求知欲望较强,教师完全可以“带着”学生广泛阅读,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一个人终身的自觉行为,又为小学与初中作文有效衔接架设好桥梁。组织课外读书的同时,教师要有相应的辅导,并进行读书体会心得的交流,进行手抄报评比活动,开展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歌比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

关于小学与初中作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我们还在继续探索与实践,欢迎同事们多多给予指点,我们也会继续把我们的所得向大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