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 文章中心 >> 德育之窗 >> 班级管理 >> 正文     十年树人,英才辈出。回望来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斗志昂扬。2024,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赢得桃李满天下,凯歌高奏创辉煌!        

     

最新图文

 
 
 

自主管理强力推进“善的教育”

 

作者:杨利伟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385    更新时间:2017/4/17 

杨利伟

合作者:王建中  段立军  杨艳丽

 

内容摘要:济渎路学校在“善的教育”学校文化研究实践中,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认星争优及善星晋级、全方位立体化管理”这三个平台,开展自主管理。一是以国学为基石,以读悟践行《弟子规》为载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通过读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做到心中有善。通过开设道德讲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启迪师生心向善德。通过每周开展《济渎叮咚》善行日记展评,传递学生善行。二是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认星争优及善星晋级”活动。结合学校“善”文化开展“善学星、善思星、善行星”认星、创星、评星定星晋级活动;开展五星班集体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团活动。三是以优秀班集体创建为平台,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德育管理。主要通过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实行班主任与辅导员联席责任制、实行管理部委制和班级值周制来开展研究活动。通过三个层次的研究,达到学生素质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专业化,并彰显出学校善的文化特色,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

关键词:善;自主管理;传统文化;全方位立体化管理

 

一、课题的提出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1、以“善”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是指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学校校训,以“善学、善思、善行”为学风,以班级自主管理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的本领为宗旨的学校文化体系。

2、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班级管理、文化氛围营造、学校管理等各种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管理过程。

3、全方位、立体化自主管理就是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每一项事务的管理中,争当管理的主人,以校学生会、年级学生会和班委会三层垂直管理与班级值周管理和学生会管理两项交叉管理形成的立体管理模式,从而唤醒和发展学生的主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健康幸福成长的管理方式。

(二)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生源(初中1200人,小学1800余人)比较特殊,25%左右的家庭家长外出打工,还有12%左右是外来务工子女,因此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素质存在一定差异,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比较薄弱,主要仍是依靠教师的看管。近几年,我们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改革,采取学生会管理的办法,但是层面较小,不利于学生会整体素质的提升,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不能为孩子的终身幸福起到引领作用。

学校开展善的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以来,我们意识到学生要想终身幸福,就要让学生自主发展、自主管理,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处事,通过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从起始年级就开始立足文化熏陶、自主管理,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自主管理基础,我们立足善的教育文化主体,从思想认识、学生交往、为人处事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自主管理,管理范围涉及到方方面面,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意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真正终身受用,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符合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要求的教育影响,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自主管理要求学生把班级目标转化为个体目标,以主人翁态度参与集体管理,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集体与个体共同发展。

2)动机激发论。动机激发论旨在创设一种每个人对达成集体目标作出努力的公开承诺的情境,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自主管理通过共同的班级目标、管理任务分工、角色分配与轮换、集体奖励等方式实现,使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对班级的贡献是班级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从而牢牢树立“荣辱与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同意识。

3)集体教育论。集体教育论的倡导者认为:集体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将学生从原来的“班级消费者”转变为“公益劳动者”,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从旁观者、消费者变为参与集体共同的工作,起到了公益的作用和加强凝聚力量的作用。每个人在班级承担一项任务,不管能力大小,但都能为班级作出独特的贡献,通过集体教育来发展学生。由此可见我们的自主管理模式与集体教育原理是一致的,它也是我们的理论论据之一。

4)促进发展论。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促进发展论的倡导者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在“最近发展区”概念中,他强调教育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合作之中,作为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结合的学生自主管理,通过学生内部的急诊、磋商、讨论、协调等方式,达成某个问题的共同意见与解决办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关系渊源。

(三)课题研究现状及创新程度

1、课题研究的现状述评

在我国,许多著名教育家也都研究了学生自主管理问题,如魏书生、李镇西等著名教育家,他们都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能力。北京十一中更是将学生自主管理运用自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魏书生老师工作了20年,做了17年班主任。他提倡班级管理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他采取“包干制”,把班级的每项工作,责任到人,并封了各种各样的“官”:有花长、炉长等。他说不能让学生闲着,要使他们有事情做,让他们都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学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实行一定的奖惩制,奖勤罚懒。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当今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自私自利在学生中有所抬头。面对这个问题魏书生老师采用了互学互助,让学生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受到团体教育影响。使每个学生各个方面都获得锻炼和发展,是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管理目标。魏书生老师不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班级管理中,他也设计各种活动,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他开展“一分钟竞赛”提高学生单位时间的复习效率;他让学生自己写日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他让学生选举班干部,班委根据校纪及班规自行处罚犯错误的学生,树立了学生的管理权威,增强了学生之间的自我和相互之间的教育监督能力。

随着学生自主管理策略研究的深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主张师生间合作互动、平等交流的民主教育管理方式,逐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和轻松的环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放到教育管理的生为本”的管理意识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中心地位。我们国家当前许多学校都研究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且践行了学生的自主管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会和空间。

在这些研究成果中,魏书生老师的“包干制”非常适合我们借鉴,把班级的每项工作都责任到人,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能力。学生选举班干部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和信任,有利于学生实行自主管理。对于班委自行处罚犯错误的学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由于我们的学生自身素质不是太高,对待错误的认识程度和处理错误的能力尚欠缺,因此这方面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方式解决,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我们研究主要采取垂直交叉管理的方式和班级值周制来进行。尤其是班级值周制,让班里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值周检查,锻炼他们对问题的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课题研究的拟创新点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早在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就说过:“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一个靠别人来管理的人”。有关研究表明: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是发展学生个性、主体性的舞台。如何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和需要,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实际上,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能够自我管理。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人,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才能事业有成。因此,我们结合学校善的文化背景提出了该课题。我们课题组研究本课题旨在解决城乡结合部学生的自主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幸福健康成长。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为班级干部部委制自主管理和班级值周制自主管理,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主义意识。本课题研究的拟创新点主要有:

1)完善全方位立体化学生管理组织,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2)实行班级值周制,动员班级所有学生参与各项管理。

3)班级参与学校管理,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

4、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全方位立体化学生自主管理研究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克服当前社会独生子女条件下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从而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适应社会奠定基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责任感,强化仁爱之心;全方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意识,既要考虑全面,还要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如何与他人沟通,培养了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和沟通能力;立体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通过三层垂直管理和交叉管理的进行,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并在合作中逐渐培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管理,学生能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和管理之道,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就是管理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成长和发展是学生生命的本能,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的成长。我校善的主体学校文化确立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成人成才,因此选用此课题的重要意义就是促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合作创新,提升素质,从而塑造和培养新型人才,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初中学段七、八、九年级学生。

七年级为11班,班主任陈丽丽,学生40人,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有一定的班级集体主义感,作为起始年级应该在年级内树立典型,成为标杆。

八年级为4班,班主任段立军,学生36人。学生自主能力较强,但需要教师不间断督促,缺乏稳定性,分配的责任任务总是有点拖拉,标准不高。

九年级为5班,班主任杨艳丽,学生43人,学生整体比较实在,但是自觉性较差,缺乏创新力,班长能力虽然较强,但还有待于提高。

学部德育管理由杨利伟负责,主要针对学生会管理和班级值周制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所有班级,每个年级一个班级负责值周一周,从中培养学生干部,扩大学生自主管理层面。

2、研究目标:

1)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当前学生的自主管理只限于很小层面,只有极个别学生参与管理,且方法单一,收不到效果。通过全方位立体化自主管理的实施,可以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参与自主管理中,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管理的方位之全,面积之广,可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领悟到事情的处理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学生自主管理使班主任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进行工作,通过学习和研讨交流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

3)彰显学校善的文化德育特色。善的教育特色就体现在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学会做人、学会处事,明白事理,能为自己终身幸福积蓄正能量。通过全方位立体化自主管理的实施,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凸显,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3、研究内容:

1)学校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包括学生来源、特长、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班级管理职责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2)三层垂直管理和交叉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的构建。三层垂直管理即校学生会、年级学生会和班委会三层,交叉管理即班级值周管理和学生会管理两项交叉,互相牵制。

3)善星晋级和善行常规的开展。善星晋级是根据学风(善学、善思、善行)确定三大星十五小星,每月进行认星、创星、评星,考核和评价均由学生进行。善行常规是将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的常规要求按照善行进行分类,学生执行,学生检查,学生评价,与善星晋级结合,与优秀班集体创建结合。

4、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探索和研究,注重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这一动态的过程管理。

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班级管理的经验,自觉反馈,不断推进。

3)案例研究法:通过学生干部实行管理的个人案例进行对比反思,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两年来,以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为总目标,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总抓手,以实施“善的教育”为总路径,坚定“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一轴(学校文化建设),两翼(师生成人、成才),一个亮点(家长学校建设),一条主线(“学生校长助理”竞选系列活动”)的办学思路,倾力实现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目标,全力构筑“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发展”的济渎梦。在“善的教育”学校文化研究实践中,我校主要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认星争优及善星晋级、全方位立体化管理”这三个平台,进行自主管理。

(一)、以国学为基石,以读悟践行《弟子规》为载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对未成年人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诚信严谨、读书好学、修心养性等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从2012年开始,广泛开展以读悟践行《弟子规》活动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项活动主要采取以下做法进行:

1、读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做到心中有善。

学校编印了《弟子规》学习读本,每天早上750800为全校师生诵读《弟子规》时间,师生共同入班诵读,并在诵读之后增加了“尊师颂”和“学生分享”环节。“尊师颂”使师生间关系更加和谐了,“学生分享”也使得全体学生更加自主、自律。每节课前开展以《弟子规》为主题的“三分钟育人”活动;每天晚上所有住宿生由生活教师带领读诵一遍《弟子规》;每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一集《中华德育故事》动漫;每周例会上教师进行一次学习践行《弟子规》分享;各班每月举行一次以学习、分享、践行《弟子规》为主题的班队会;每学期开展一次以《弟子规》为内容的书法比赛;学部每学期组织一次以践行《弟子规》为主题的成果展示活动。此外,学生每天下午上课前唱道德歌;学生周末在家至少做一件孝敬父母或长辈的事情;每学期举办一次全体教师传统文化培训;全体师生每天入校前,在学校大门口对学校行入校礼;对接送自己的长辈行鞠躬礼,并说一句感恩的话。

学校在组织学生全面开展读悟践行的基础上,同步在教师层面开展相关活动。一是利用例会分作“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个纲目进行集体诵读;二是每周例会随机抽取2名教师,把自己读悟践行《弟子规》的所感、所悟、所做分享给同事们;三是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弟子规》默写、练字、书法比赛等活动。师生一起读悟践行《弟子规》,一起用身边人、身边事来阐释国学经典,一起做到善学、善思、善行。

2、开设道德讲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启迪师生心向善德。

为把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落到实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从2013年起,我校开展了开办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的“道德讲堂”系列活动,通过普及道德理念、讲述道德故事、弘扬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积聚“善”的正能量。截至目前,我校已举办道德讲堂11期,先后邀请“当代孟母”田秀英、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总导演吕明晰、优秀民营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王竑锜等10多位知名人士来学校做演讲报告。除全校师生受益处,社会各界听众也达数千人,间接受益群众5万余人。在开展这一活动过程中,学校还组织师生全程参与会场布置、志愿者服务等环节,提升了师生孝老敬亲、文明守纪、敬业奉献等道德素养。为将道德讲堂更加深入,我校又逐渐将道德讲堂活动引入班级,即道德讲堂进班级。该活动以看一段视频、做一个承诺等“九个一”为主要流程,整个过程由班主任负责培训,设计、组织等全过程由学生自己开展,参与主体是全体学生、家长和老师,每月最后一周全校统一举行。通过看短片、共分享等活动环节,老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不少家长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学校决定把这项活动持久搞下去,让体验和感动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季节,每一段时光。

3、开展《济渎叮咚》善行日记展评,传递学生善行。

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反思自己,培养善学善思善行的优良学风,学校还统一印制了《济渎叮咚——学生“日行一善”成长日记》手册,济渎叮咚作为我校学生践行弟子规、反思善行德重要工具,发挥着传递正能量,传递学生善行德重要作用。每天学生利用晚上自习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将自己一天中的所学、所思、所想记录在济渎叮咚上,并让家长签上字(住校生小组组长签字),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济渎叮咚展评,传递学生的善行义举。学生每天在总结自己、反思自我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扬长,更学会了避短,不断规范日常言行,及时调整自我管理目标。济渎叮咚不仅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和成人过程,也在沟通着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一位学生家长看了孩子在《济渎叮咚》上写下的读悟《弟子规》的一件小事后,很受感动,主动到他家孩子所在班级修理刚刚出问题的饮水机。不少家长看了孩子的济渎叮咚才发现孩子有许多优点值得表扬,从而改进孩子的教育方式,优化了家庭教育,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二)、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认星争优及善星晋级”活动

1、结合学校“善”文化,将学生善星确定为三大星(善学星、善思星、善行星)十五小星,按照《善行常规》将十五星内容分列在三大星之中。每月月初集中认星,月中按照《善行常规》的标准进行创星,月末在班级内评星定星。学生每天记录《济渎叮咚——“日行一善”成长日记》,班级评委会依据评价标准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每周班级内进行小组评星,每月班级统一对所有学生进行评星、公示。每学期在班级、年级晋级的基础上由学校组织评选出“三星级”学生,并进行表彰和宣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认星争优和善星晋级活动的开展。

2、开展五星班集体创建活动。根据善行常规考核和班级积分,将善行常规划分为文明规范星、行为习惯星、卫生整洁星、学习奋进星、师生和谐星五大类对班级进行评价,主要依据每日检查考核,归类到五星之中,每月将五星评比情况公示、展评,有力推进了优秀班集体创建。

3、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团活动。团委成立了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每月进行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敬老院、社区、科技馆、气象台、部队、企业等进行参观、学习、服务,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并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合唱、跳绳、拔河、足球赛、篮球赛、手工、下棋、书法、绘画等,通过比赛、展评等各种形式,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以施展和发挥,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使学生获得了锻炼,也为学生争取善星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幸福快乐的校园氛围。

(三)、以优秀班集体创建为平台,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德育管理

“全方位、立体化”管理体系,旨在落实“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管理理念,实现“生生都是管理员,师师都是德育员”的管理目标。

1、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各班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引领,共同为设计班徽班歌,提炼班级精神、班规班训、班级名片、班级口号以及班级文化墙等,把班级文化的内涵内化到每一个班级成员的言行之中,成为他们规范自己言行、激发自己成长的内在动力。

2、实行班主任与辅导员联席责任制。每个班除了配备班主任外,另配备12名辅导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共同进行班级管理,负责指导班干部培训、责任分工、集体活动、主题班会等,每学期都进行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辅导员评选,真正落实了 “一岗双责”,师师都是德育员。

3、实行管理部委制和班级值周制。每班均设立18个以上班干部岗位,如:班主任助理,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纪律委员,公物委员,生活委员,图书委员,电教委员等,每个委员再将责任分解到各个同学,如公物委员再将学生分为课桌管理员,课凳管理员,饮水机管理员,窗帘管理员,窗户管理员,应急灯管理员等等,落实“人人有岗,一人多责”。并有辅导员专门负责培训管理,督导检查,形成了一套网络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加强自主管理,我们还实行了学生会领导下的班级值周制,各年级各班轮流值周,除正常上课外,对全校进行全方位督查,如:入校、三操、餐厅、宿舍、集会、车辆、礼仪、离校、卫生、纪律等善行常规,部长负责指导,班主任助理负责督促,,主席团成员负责积分,督查结果全部纳入优秀班集体创建考核,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学校在善文化引领下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以来,个人素养和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见到老师问好并行礼的现象已成为习惯;节假日,学生能够主动为长辈洗脚捶背、帮助父母做家务;校园内,学生都能主动伸伸手、弯弯腰,保护环境;中考前,各班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奔赴考场。毕业离校时,学生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凳摆放的整整齐齐,一一和老师拥抱告别,泪水打湿了师生的衣衫。翟立新老师,作为我校一名普通的员工,看到师生在“善的教育”引领下发生的可喜变化,按耐不住,已发表“善”的教育感悟文章40多篇, 受到各级各类媒体的关注。张鹏飞、贺龙等同学也喜获济源市“愚公家乡好少年”最高荣誉称号。校长助理们已经能够自己组织集会和开展活动。很多家长也自愿加入到“善的教育”队伍中来,积极为学生成长出谋划策,为学校管理建言献策。

四、结论与讨论

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能力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活动。通过三层垂直管理和交叉管理,我们几乎让每一位中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通过班级值周制的实施,使学生的自主管理得以具体落实。通过自主管理的实施,班主任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通过学习和交流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水平,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工作,班主任不仅走上了专业化道路,学生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善星晋级和善行常规的开展实施,学生文明素质大力提高,学会了做人处事,为自己的终身幸福奠定了基础。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1、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方面发展不平衡。由于学校提供的展示自我的平台是有限的,而且学生个性各异,难免存在发展不平衡、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抓住一切机会积极锻炼自己。

2、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业与活动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多渠道、多途径开发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的选择自我发展的有利途径。二是要处理好教学与活动的关系。通过传统文化在课堂和课外活动的践行与指导,引导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活动来发展自我,幸福成长,真正实现“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3、今后的研究方向与主要内容:一是学校如何逐步实现全体科任教师真正参与的全员德育;二是学生个体如何全面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

2.李镇西著.《做最好的班主任》.译林出版社,2012.

3.贾秋侠著.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20075.

4.崔云道著.把日常的管理权交给学生[J].河南教育 , 2004,4.

5.胡凌云著.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途径[J].江西教育科研 , 2002,12 .

6.张建平主编.《中国的帕夫雷什中学》.中国新闻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