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 文章中心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十年树人,英才辈出。回望来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斗志昂扬。2024,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赢得桃李满天下,凯歌高奏创辉煌!        

     

最新图文

 
 
 

暑期放假,志愿服务不“打烊”!

 

作者:gxy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11    更新时间:2025/8/22 

822日清晨,教师志愿者付利军老师伴着暑气,身着志愿服,手持垃圾袋、夹子等工具,自学校门口起,绕校园外围巡检,在步行道、林地捡拾烟头、塑料袋等顽固垃圾,清理隐藏在草丛里的琐碎杂物。付老师弯腰用夹子夹起地砖缝里的烟头,额头上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平时总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今天自己动手参与,更能体会到卫生保洁的辛苦。每天捡拾一次垃圾,城市就多一分干净。”

 

盛夏时节,师生开启暑假模式。但在济渎路学校校园周边,每天早上都有一位“环境卫士”,坚守在文明创建的战场。老师们挤出早上的一点时间,来到校园周边的街道、林地,开展“捡拾垃圾美化家园”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文明校园职工的责任与担当,为城市文明创建注入“教育温度”。

林地是垃圾“重灾区”,塑料袋、零食包装袋常被风吹进林子,分散在树下地面上。志愿者们聚焦关键区域开展“地毯式”搜寻,不留任何死角。他们化身“环境卫士”,不怕脏累,用工具夹取大片杂物,徒手扯拽埋在土里仅露出头的塑料碎片。每天近1个小时的忙碌,垃圾袋渐渐装满,路面和林地恢复了清爽模样,校园周边的环境颜值显著提升。

“课堂上传道授业,生活中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好榜样。”有的老师一边捡拾垃圾,一边指导同来参加活动的孩子分类投放。在他看来,志愿服务并非简单的“捡垃圾”,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让孩子在劳动中感爱护环境、热心公益的意义,大手拉小手,共向文明走,代际传递“教育温度”,共同呵护美丽家园。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成为街头可爱的风景。

 

“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能让城市变得更美。”暑假中,李国亮老师参加了2次志愿保洁活动,“我们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向社会传递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了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文明能被看到。路过的居民看到这一幕,纷纷点赞:“暑假里还能看到老师们出来做志愿,真是太贴心了!有他们带头,咱们以后也会更注意爱护环境,让家门口一直这么干净。”

据悉,在济渎路学校,志愿服务已形成“长效理念”,节假日、双休日里保护环境、文明出行、困境帮扶、教育咨询等专项志愿服务活动已形成常态化机制,凝练为“时时处处讲创建”的“文明赛道”,接续拨亮文明灯火,持续传递志愿精神,“人人参与创建、共建美丽家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这个暑假,一把夹子、一个垃圾袋,就是济渎路学校教师志愿者的一份责任,是这个河南省文明校园的职工践行社会责任的初心。教育不止于课堂,责任延伸至生活。我们要让志愿精神在夏日里绽放光芒,让文明之花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