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是一条神秘的河流,它从王屋山顶峰太乙池向东洑流七十余里,在济源涌泉而出,双源重发,不出济源便交汇成河,流经温县,接着第二次洑流,入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地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洑流潜行至定陶,与北济汇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但就这样一条的河流,河势不见得比上长江、黄河和淮河,但在历史上却能与长江、黄河和淮河相提并论,并还曾名列首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在将济水神化的同时,又将济水人格化。
对济水的人格化,在唐朝已有精彩的论述。《新唐书》记载,唐朝之初,太宗李世民来济源祭水神,疑惑地问群臣:“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哉?”许敬宗回答:“渎之言独也,不因馀水独能赴海者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济水虽为细微,潜流屡绝,虽比不上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和淮河,但却一脉三隐三现,曲折千里,独自注入渤海,取得了与长江、黄河、淮河同等的朝圣资格,显示着并列归宗的地位。比济水浩淼的江河比比皆是,但它们大多中途不能保持自我,并入其他大江大河,成为人家的支流。而济水独扬长波,奋勇前往,表现出不屈不挠、坚忍不拔、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拼搏之性,这正是古代仁人君子追求的精神,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和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