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 文章中心 >> 校园动态 >> 公告通知 >> 正文     十年树人,英才辈出。回望来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斗志昂扬。2023,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赢得桃李满天下,凯歌高奏创辉煌!        

     

最新图文

 
 
 

“善的教育”校本教材编撰建议提纲

 

作者:善研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90    更新时间:2013/4/3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善的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一是让师生认识济源,了解济渎和济水精神,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济源、热爱自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二是让师生了解济渎路学校,培养师生以校为家的归属感、以校为荣的自豪感和为校争光的责任感;三是让师生更好地了解、体验中华“善”文化,培养师生知善、向善、乐善的人生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善的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一是济源自然山水、历史演变、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优秀人物等,尤其是济水及其蕴含的品质精神;二是名人名言、历史典故、诗词篇章、今人故事,尤其是感动济源、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以及其他相关读物。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安排

1.课程名称:《济水之源》;拟适用年级:3-6年级;负责单位:小学部。

教材可分做济渎本源、济渎史话、济水故事,济水颂歌等板块;

济渎本源:主要围绕济水发源地——济渎庙来整理材料,主要包括:济渎庙景观、神话传说、历史演革等济水渊源历史文化文献方面的阐述。

济渎史话:搜集整理与济渎有关的历史故事、民风民俗、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资料等。

济水人物:主要包括与济水有关的代表人物或先进人物(愚公家乡好少年、感动济源十大人物以及优秀济源儿女等),可以分作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通过照片、简介以及他们身上的故事等来展示他们的优秀品质。

济水颂歌:歌颂济水的诗歌、散文、博文,以及济源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等资料文档。

2.课程名称:《中华之善》;拟适用年级:7-9年级;负责单位:初中部。

教材可分做善的史话、善之韵语、善人善事、善在今天等板块。

善的史话:有关中华善文化起源的人物、出处、含义以及发展等资料。

善之韵语:善的格言、名言、美文等汇编。

善人善事:历史上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体现出的匡扶正义、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等典型善人善事。

善在今天:主要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以及他们的光辉业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等,从他们身上挖掘出善的元素与音符,对学生起到教育、激励、唤醒的作用。

四、校本课程编写的相关要求

1.以白话文为主,要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语言要大众化、口语化,适合相关年龄段学生阅读学习,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特点。

2.每一板块前须有前言,由本块内容负责人总结提炼。每一章节后要有思考题或综合实践活动安排提示。

3.学部成立校本教材编辑委员会,学部校长为本部校本教材编委会主任,统筹安排编写事宜,发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完成编撰任务。相关章节的作者由编撰教师署名。

4.小学一、二年级校本教材,学部可抽调3-5人负责编写。可以图片、儿歌、诗歌、快板、小故事等为主,兼容济水之源和中华之善的内容,内容不宜太多,简单易行即可,教材名称另定。

5.原则上420左右完成校本教材初稿,30日前学部抽调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与审验校对工作,五月初学校组织审核并定稿。

6.要发动全体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学校将对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工作任务量大、文稿质量高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济渎路学校

20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