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有一则“微博”,写到吴正宪老师到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讲学并授课一事。其中,吴老师讲课时的三个细节让我关注良久:
1、上课伊始,面对孩子们的问好,吴老师认认真真地鞠躬回礼。
2、课堂上,一个孩子上台板书,却因为个子矮够不着,于是,吴老师便把孩子抱了起来,让孩子写黑板。
3、下课了,吴老师笑眯眯地站在门口,一个一个地对孩子们说:“再见!”并给他们挥手致意。
读罢这则博文,最想说的是名师之名,绝非仅仅是教学技艺高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文气息太浓,其馨香俘获了孩子们童稚的心。李镇西老师这样说:在课堂上,吴老师依然极具亲和力,这亲和力绝非故作姿态,而是发自内心的爱孩子。由此我想到“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古语,说的就是这个理。课改十年来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变化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没有发生普世的根基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过分的强调模式、技巧等技术层面的研究和套用,而恰恰忽视了教育教学最不可或缺的人文因素,教育“亲和力”的远去,让我们的课堂多了一块最不能容忍的短板。作为教师,由于先天智慧、后天蓄养等缘由,存在教学技艺上的差异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但是,如果匮乏了为师之道,淡薄了教育情怀,疏远了心灵交流,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只是空有一身绝技而已。
近些年,随着教师专业成长步履的加快,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视野在不自觉的厚实和拓宽。但是,作为教育人,却越来越觉得自己处于教育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思考到此处不禁掩卷长思。古人有这样一句话:“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明白了“课改谈了十年,难了十年”的本质原因。教师所具有的仁慈、温和、耐性、乐观、公正、热忱、诚实、宽容、信任、欣赏等,这些品质均属于伦理德性,都是为师不可逾越的“道”。没有这个“道”作为统帅,即使有再多的“术”又有何用呢?不少地方学习课改经验时热情似火、雄心万丈,可是坚持下来、做出成绩的却寥若星辰。究其根源,不禁妄下断语:我们在课改时只注重了“术”的效仿,而忽视了“道”的修炼。教育没有了亲和力,也只是一大间你来我往、热热闹闹却又古板、呆涩甚至冷酷的工厂罢了。
回头再看,吴正宪老师的三个“迷人”细节难道不就是善在课堂吗?为师之“道”的仁慈、温和、耐性、乐观、公正、热忱、诚实、宽容、信任、欣赏等难道不是善行课堂吗?在课堂教学的行走中,文科教学可在文本内容整合中挖掘出一个“善”字,理科教学要在方法技巧上凸显出一个“善”字,师生教与学要在交流互动上流淌出一个“善”字。做好这一切,让善意、笑意、诚意会带领我们走入课堂教学的另一番境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课堂教学的真正变革,不妨以“道”与“术”的和谐统一托起一个“善”字,让善的正能量注入课堂,也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有翩翩起舞的味道。
课改的真谛也许就在“道”与“术”缠绵不尽的玄机之中,也许就在善文化走进课堂无处不在的身影里。
|